想不到更好的理由,只好做出油盐不进的执拗样子:“总之我不想嫁,舅舅舅母替我说了人家我也不去相看,我先跟您说一声,免得您为难。”
三夫人瞪大了眼睛,她像不认识这个外甥女似的,扶起虞宁初的肩膀,皱眉端详起来。
虞宁初又何尝想气自己的舅母?在她心里,舅母对外利落飒爽,对她温柔呵护,如果可以,她只想做一个乖顺懂事的外甥女,不劳舅母多操一点心。
有些委屈无法诉说,化成泪在眼里打转,虞宁初别开脸,抽搭着道:“舅母,我有我的考量,我的婚事您就别管了吧,我真的不想嫁。”
三夫人怜惜道:“你若不嫁,便是我们做舅舅舅母的失职,既对不起你,也对不起你娘。阿芜,你是不是有什么苦衷瞒了舅母?你如实告诉舅母,舅母替你想办法。”
虞宁初知道,她必须给舅母一个理由,掉了一会儿泪,她借着这阵委屈低低地诉说起来:“舅母,我没有苦衷,我只是害怕嫁人。我怕遇到一个我父亲这样的,眼中只有利益,妻子再美对他无用他便能舍弃。我也怕遇到安王、韩宗延那样的,风流成性妻妾成群。我更怕遇到一个曹奎那样的,对妻子拳脚相加闹出人命。”
三夫人将柔弱的小姑娘抱到怀里,感慨道:“谁不怕呢,阿芜放心,舅舅舅母替你把关,绝不会让你嫁给那种人。”
虞宁初摇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都会装的,不到婚后真正相处,谁也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什么样的品行。舅母,我的害怕与别人不一样,我一想到要嫁人就浑身发冷,求求舅母,您与舅舅真心疼我,就让我过自己喜欢的日子吧。不瞒您说,我一点都不觉得父亲是负担,他病了我才有光明正大的理由拒婚,现在我养着他,我特别满足,一点也不想他好起来。”
三夫人这次是真的惊住了,外甥女的拒嫁之心,竟坚定到了如斯地步?
婚姻大事,三夫人不敢自己做主,赶紧回去将虞宁初的打算告诉了丈夫。
于是,沈三爷来也劝虞宁初,劝不动就叫了沈明岚来,然而一家三口轮番上阵,虞宁初还是那句话,谁也不嫁。
她这么坚定,沈三爷、三夫人也不能逼着她嫁,只好先尊重虞宁初的意思,明面上暂且不替她张罗婚事了,等明年再看看,兴许虞宁初会改变主意。
这个四月,京城发生了很多大事,国舅府获罪,安王下葬,正德帝抱恙,京城很是压抑了一段时间,直到进了六月,听说新晋锦衣卫指挥使武英郡王宋池举荐了一位神仙道士向正德帝献药,不但治好了正德帝的病,还让正德帝精神大胜从前,皇上高兴了,官员百姓们也放松了绷紧的心弦,一切都恢复正常起来。
虞宁初很久没有出门了,昨日她提前跟表姐沈明岚打了招呼,今天要过去坐坐。
倒也不用去的太早,虞宁初便趁清晨天气还算凉快,给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浇起水来。
浇到一半,门房派丫鬟来禀报,说门前有一位年轻公子求见,自称是周老的儿子,名周既明。
虞宁初见过一次周既明,知道周老确实有这么一个儿子,便叫门房领人去厅堂,她擦擦手,带着微雨过去了。
前院厅堂,周既明没有落座,将书箱放到茶几上,他便观赏起北面悬挂的字画了。
不久,听到脚步声,周既明转身,便见一位貌美过人的少女轻步走来,那种美貌,与路上偶尔能邂逅的美人不同,乃是传说中才有的仙人之姿,凡夫俗子见了,大多自惭形秽,而不敢生出唐突冒昧之心。
只瞥了一眼,周既明便及时垂眸,拱手行礼道:“在下周既明,见过大姑娘。”
虞宁初注意到了茶几上的书箱,那是周老常用的。
“公子免礼,请坐。”虞宁初走到主位,温声道。
她的声音轻软柔媚,如稚鸟撒娇时的轻啼,甫一开口,周既明竟有种置身汤泉之感,从骨髓里升起一股扰人心神的痒来。
他没有坐,面朝虞宁初的方向,守礼地垂着眼,解释道:“承蒙大姑娘赏识,聘请家父教导府上的小公子与二姑娘,不料昨日家父一位挚友病逝,家父收到书信,悲痛不已,昨日傍晚便动身前去祭奠了,车马来回,恐怕要耽误半个月。家父的意思是,如果大姑娘不嫌弃在下才疏学浅,这半个月就让在下代其授课,亦或大姑娘有什么考量,在下全听大姑娘安排。”
虞宁初明白了。
她听过周老讲课,很多复杂的东西周老都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出来,且诙谐风趣,同时又不会过于骄纵学生,严厉的时候也颇有威严,虞扬、虞菱兄妹俩都很喜欢他。如今周老只是要离开半个月而已,虞宁初无意重新选一位教书先生,周既明又是个举人,临时教导一对儿七岁的兄妹绰绰有余了。
虞宁初很快就做了决定:“故友病逝,周老前去吊唁乃人之常情,难得周老还做了如此周到的安排,替我们省了事,只要公子不嫌弃家弟愚钝,这半个月就请公子代劳吧。”
周既明道:“多谢大姑娘体谅,早就听家父夸赞小公子、二姑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