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婆婆偷偷掏出一个月事带塞到明窈被窝里,小声说:
“姑娘,以后月信都要用月事带。这是老奴方才匆忙缝的,先应付着。”
明窈撑着身子坐起来,拿着月事带迷茫道:“缝月事带?”
她不太懂,下意识带着疑惑看向旁边案几边闭目养神的司羡元。
司羡元睁开眼,就看到明窈小鹿一般懵懂的杏仁眼。
明窈学过琴棋书画算数,甚至连策论都有涉猎,唯独没有学女红。
好像其他女子都会学女红,明窈当初还问过司羡元,但他却说她不要学。
司羡元瞥了眼月事带。
张婶婶和姜婆婆都欲开口,不过是缝个东西,明窈不会做,她们可以教明窈。司羡元思索片刻,在两个麽麽开口之前道:
“不必她自己动手。”
他看着明窈,道:“明日本官让蒲叔公寻来京城里手艺好的绣娘,以后女红的活儿都让绣娘伺候你。”
明窈啊了声,瓮声瓮气说:“可是这样要花银子。”
司羡元浑不在意道:“养个绣娘而已,司府又不是出不起。”
明窈可是司府的千金小姐,从小不沾阳春水,娇生惯养长到现在。如今来癸水了,终于算得上是大姑娘,也该有个贴身的女红麽麽。
她身子骨孱弱,遇风就咳,受寒就虚,月信恐怕要遭一阵子疼。
好不容易把体弱之症养得好了一点,从今日起又要给她养体寒之症。
当真娇气如瓷娃娃一般。
司羡元等她安置下来,看着她用了晚膳,直到夜幕降临才离开贝阙阁。
明窈第一次来月信很没有经验,常常弄一裤子血。她还会腹痛,小脸都苍白了,课业都因此往后拖延了几日。
蒲叔公给明窈寻找合适的绣娘,但要求也很苛刻:不能太年轻,也不能太年老,不能太出名,但也不能没手艺。
寻找绣娘需要花些功夫,因此这几日的月事带都是姜婆婆帮明窈缝的。
明窈试了一次,但把手指扎破了,司羡元得知以后就不允许她动手了,让她乖乖等着绣娘来。
司羡元看她没什么精神的模样,问明窈要不要去东市逛逛。
大梁朝以北和东为尊,清宁坊就是在天门街的东侧,坊市一般是分开的,因此形成东西两市。
西市是市井区,物美价廉,但也乌龙混杂,比较受老百姓欢迎。皇城的皇亲贵族更喜爱去东市,东市更加安静肃穆,东西也更珍惜昂贵。
明窈这次癸水来的匆忙,诸多东西没来得及准备,司羡元虽是宦官,却算得上半个男子,自然不好陪她逛。
但明窈没想这么多,她以为司羡元单纯地没时间陪她买东西,于是答应道:“好。”
司羡元想了想,道:“让张婶陪你去。”
张婶婶力气更大些,身上有些功夫,明窈再坐司府的马车,料想无人能欺负她。
明窈:“好。”
正好推迟了课业,明窈就带上张婶婶,用过午膳之后坐上司府的马车。
金丝镶边的棕檀木马车低调从司府门口驶出,去往东市。
司羡元系好官服袍子准备去趟皇宫,看到马车驶出去后忽然想起了什么,朝着身后招了招手:“来人。”
一个黑衣男子从房梁上跳下来,身形矫健,落地无声。他面上蒙着面巾,露出一双剑眉星目的眼眸。如果明窈在这里,会惊讶地发现此人正是她刚来司府时无意间走到燕水榭而拦住她的人。
无人知晓司府有个司羡元亲自精心培养多年的贴身暗卫,不跟着司羡元的时候就留在府里,是司羡元最忠诚可靠的眼睛,也是最锋利的杀人刀。
“楚让。”司羡元道,“你跟上去,看着她点。”
楚让双手抱拳,眼神平淡无波,嗓音很低:
“是。”
明窈还是第一次独自来东市。
在司府住了数年,但她甚少出门。
最初是因为身子不好,出门一次回来就咳嗽,后来搬到贝阙阁就不缺东西了,司府都会把东西采买过来。她喜欢跟熟悉的人待在一起,仅有的朋友也是夫子们的女儿,司羡元忙于宫务不陪她玩,因此明窈长这么大才欣赏到繁荣尊贵的“东市”长什么模样。
东市嫌少有摊贩,两侧都是装潢富贵精致的铺子,掌柜大多数也都穿得颇好,一看就是权贵世家的下人。
街上的人比她想象的要少很多,且大多数也都坐着漂亮的马车,有的是小厮下马车采买,偶尔有三两个高门太太衣着华贵,挽着手臂进铺子里闲逛。
明窈有些新奇,撩开帘子看了许久。
东市并不小,各种铺子一应俱全,乘着马车也不累,慢悠悠地在东市街巷里行驶。偶有人注意到司府马车的标牌,投来敬畏好奇的视线,但碍于司府的权势并不敢过多打量。
路边两个男子从笔墨铺子出来。闻夫子注意到司府的马车,瞥见帘子边细细白白的女子手指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