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觉得无所适从。
柳贺任右侍郎时主抓的是削藩,一开始对部务所涉不多,直到仪制、主客二司交到他手上,他才成为礼部权势最大的一位侍郎,在右侍郎任上,礼部仪制、祠祭、主客等司的事务他都逐渐熟悉。
潘晟卸任礼部尚书前,向内阁推荐的接任人选正是柳贺。
见过礼部全体官吏后,过了午,柳贺又单独见了余有丁与何洛文。
先是给二人分配权责一事,这算是礼部尚书最重要的职权。
柳贺与二人相交皆是不深,两人也都没有得罪过他,因而他的分配还按规矩来,左侍郎掌仪制、祠祭二司,右侍郎掌主客、精膳二司。
二人自然不会有异议。
两人上任礼部侍郎也并不十分久,所掌的正是柳贺分配的二司,若柳贺贸然改动,二人或许还要再适应一阵。
余有丁是宽和的好人,王锡爵性子算是傲气的了,他对申时行都并不如何服气,对余有丁这位好脾气的同年却赞赏颇多,柳贺来京时收过王锡爵的信,王锡爵信中想必也对余有丁提了什么,余有丁待柳贺态度亲近了许多。
何洛文的性子则与余有丁截然相反,他话语中始终有股读书人的傲气在,不过在办事上,何洛文一向十分踏实,柳贺今日才和他见了一面,他便立刻给柳贺交了一份文卷,文卷之中,番邦进京的礼仪条陈十分清晰。
“番邦所遵定例为洪武朝时所设,到如今已十分陈旧,堪用的条例十分之少。”何洛文道,“大宗伯,徐爵之事后,礼部于番邦之事虽已有改进,但不足之处依然有许多。”
礼部这样的衙门所做的事仿如补锅,哪里出了错就去补哪里,其实多数时候也补不完整,毕竟礼部衙门所涉事非同寻常,天子不愿改,或是碍于礼制不能改,那便谁也动不得。
柳贺道:“你这章程待我先看一看,之后再报与内阁。启图兄,此事我也与你道明实情,内阁与陛下那里恐怕都不会通过。”
“本朝与番邦之交已延续百年,其中固然有许多弊处,然多年下来,番邦早已习惯本朝定下的规矩。”柳贺道,“若贸然更改,恐怕也会令番邦存疑。”
何洛文犹豫片刻,之后道:“大宗伯此言极是有礼,下官带回去再看一看。”
柳贺点点头:“启图兄辛苦。”
何洛文带着文卷回去了,柳贺在屋中待了片刻,礼部书吏便来了数回,先问柳贺是否要饮茶,又将柳贺所需的笔墨纸砚用具等全部拿来。
柳贺如今办公之地在礼部占了足足一大间屋子,屋中冬暖夏凉,还有一张小床供柳贺休息,便是柳贺要喝茶、写字,书吏们供给他的也是全衙门最好的。
待何洛文离开,顾
为在柳贺耳边轻声道:“老爷,右宗伯似是与维桢相处极佳。”
柳贺笑道:“他二人为同年,关系自然比常人更亲近些。”
柳贺以前也曾听说过何洛文的一些传闻,说他这人和不亲近的官员相处时显得过于端肃,可面对天子及上官时,何洛文也很会与他们打交道。
若何洛文当真如此端肃,他这官位也不会升得这般快。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中,以何洛文、许国二人最为前途远大,相对来说,何洛文的晋升其实比许国更快,他为日讲官时的功劳是朝堂公认的,天子也十分欣赏于他。
和姚弘谟一样,何洛文也很擅长诗文。
见过了两位侍郎,柳贺又将日前礼部衙门诸事细细列出,一桩一桩去看,不管余有丁和何洛文办事如何,在许多事情上,柳贺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柳贺探查着部务,心中却忍不住去想,张居正究竟会如何处理这罪己诏的事。
陈矩那边又派人来给柳贺递了两回话,柳贺不如他耐心足,便老老实实告知陈矩,此事将由张居正处置,他若要问,就直接去问张居正。
陈矩当然不敢这般做,他敢私下联络张居正,便是刻意得罪冯保,冯保最为忌讳的就是内侍自他手中分权,否则张宏也不会被他一脚踢开。
相比朝中官员,来自太监的威胁显然更大些。
这罪己诏的事,虽宫中刻意瞒着,可听说过此事的朝臣已有数位,众人皆是按兵不动,只看张居正会如何应对。
此时的张四维府上。
其子张泰征和张四维提起此事:“我听说宫中大珰去请了柳丹徒,但天子的事,柳丹徒恐怕也摆不平。”
“这罪己诏一下,张太岳该如何面对天子?”张泰征道,“爹,这或许是你的机会,朝中官员对张太岳不满已久,太后只怕也并不如何满意,只是朝政要倚仗张太岳罢了。”
张四维摇了摇头:“我心中仍有犹疑,张江陵这罪己诏即便下了,要宫中将他冷落也要数年。”
张四维自然是想取张居正而代之的,他是太后的同乡,与武清伯李伟关系也不错,若他能登首辅之位,宫中太后必定会支持他。
但朝堂已被张居正经营了数年,纵然张四维想插手,他也唯恐落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