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好好整治了一下朝廷,将因私怨杀害曾太傅的官员下狱抄家,还了朝廷短时间的安定。
朕现在很怀疑,先帝在位后期,到底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若是真糊涂,为何会安排下这样周密的后手,若是假的,图什么?
先帝已逝,过去发生的一切已如云烟消散,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很难。毕竟,谁都不是先帝本人,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商君凛也知道多思考这个问题无益,很快将话题转回来:这位曾太傅,朕和他有过接触,是一位难得的好官,先帝还没这么荒唐的时候,与他君臣关系和睦,后来先帝听信奸佞,两人的关系才慢慢疏远。
我也记得,这位曾太傅在民间名声很好,他被奸臣害死后,民间不少人自发祭拜他,甚至还有大儒写文章说,朝中的最后一道光熄灭了。这件事在京中广为议论,即使沈郁深居侯府,也听到一二。
后来沈郁手里有了自己的势力,大致了解了朝中发生的大小事,对曾太傅这件记忆尤深。
商君凛:如果他当时并没有死,那么关于谋杀的真实性就有待考究了,先帝当时确实为他杀了不少朝中的人,里面有奸佞,也有部分无辜者。
沈郁:当年的卷宗呢?上面是怎么记载的?
商君凛:方均在查明幕后之人的身份后,第一时间就去看了卷宗,记载就像朕之前说的,曾太傅已经是个死人了。
沈郁:难怪之前一直找不到人,一个已经死掉的人,自然不会被放在怀疑名单里,曾太傅死的时候,陛下已经在朝中崭露头角,难道先帝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怀疑了吗?他怎么知道最后登上皇位的会是谁?
商君凛:朕少时多在边关,对先帝的心思不算了解,曾太傅一事发生的时候,朕远在边关,回来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至于先帝留下的这些后手,朕起初并不清楚,后来遇到刺杀,才慢慢查出来,先帝留下的东西远比朕想象中多。
沈郁:照这么说,他如果想立越王为新君,完全可以提前将太子之位给他,但是没有,先帝从始至终都没有松口立太子。
如果另立太子,商君凛想继位,会麻烦很多,但先帝没有,商君凛身为先帝唯一的嫡子,理所当然继承大桓的皇位,更别说他还战功赫赫,手里握有大桓大半兵权,其他皇子对上他根本没有一战之力。
再说曾太傅,为何谭先生等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为何他从不肯在下属面前露出真面目?因为他不能,一个已死之人重新出现在世上,势必会引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方大人是怎么查到他的真实身份的?还有,他应该用的不是自己原来的样子吧。沈郁问,如果用的是自己的样子,刚被抓住时就该被人认出来了才是。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曾太傅在世人心中留下的印象太深,方大人刚入朝堂的时候,曾太傅还在朝中活动,据说,方大人曾经差点拜入曾太傅门下。
这件事说来也是凑巧,刚好方均审问那天有太医到牢里试药,看出曾太傅脸上使用过的药水痕迹,样貌恢复后,方均一眼就认出来了。
方大人岂不是吓了一跳?任谁看到一个本该死去多年的人活生生出现在自己面前,都不可能淡定。
是,如果不是这次意外,幕后之人的真实身份还没那么容易查出来。
幕后之人的真实身份公布出来后,朝廷上下一片震惊。
入朝为官者,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先帝时期的事,更别说当时震惊朝野的曾太傅一事。
曾太傅是什么人?那是先帝在位后期的一股清流,被无数文人墨客交口称赞的好官,现在告诉他们,曾太傅是站在越王背后为助他谋反的人,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曾太傅一生清廉,为大桓呕心沥血,贬官后被奸人所害,现在却说,他没死?
不仅没死,还犯下了刺杀、谋反等重罪。
我有点想不通,为什么啊?
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你想知道大可去刑部大牢问本人,说不定还能从他口中问出一些有用的消息。
朝中大臣,包括方均在内,心中都有着浓浓的疑惑。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方均可以面对面问本人。
刑部大牢里,曾太傅被绑在柱子上,方均坐在他对面,心情复杂。
他曾经憧憬过对方的品性,幻想过如果对方没被奸人所害,大桓的动荡是不是能减少几分。现在这个人真的再次出现在了自己面前,却是以这样的方式。
太傅为何要这样做?方均沿用了之前的称呼。
太傅曾太傅神情恍惚了一下,很久没有人这么唤我了,为何要这么做?不过是听命行事罢了。
谁的命令?方均皱眉。
除了先帝,还能有谁?曾太傅低声笑了,声音嘶哑。
也是先帝让你覆了大桓的江山?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方均不解。
谁知道呢?他是君我是臣,他的命令我必须听从,不是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