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双戟学的是袁都尉的绝学,是我姊姊抄来的谱,我照着谱学的。怎么样,还不错吧?”
杨修连连点头,又夸了几句。他一看就觉得眼熟,原来是袁敏的戟法。“不过你这戟法对付一般人还行,真遇到高手就不行了。”
曹彰很不服。
“你姊姊抄给你的戟谱是袁敏很早以前留下的,当时他的武艺还算不上一流,大多还是以力取胜,在步法上不算高明。你天生神力,所以使起来很顺手,对付一般人也绰绰有余。可要是遇上真正的高手,你就有力无处使了。我听说袁敏最近忙于治水,没什么时间练戟,但他在步法上却大有长进,悟出了一套禹步,配合这双戟最是合适不过。”
“是吗?”曹彰欣喜不己。“单戟看手,双戟看走,我也一直觉得这步法不足,原来是这个原因。那我可得给姊姊写信,想办法得到这禹步。”
“那你就别想了。禹步是袁敏的不传之秘,怎么会传你?”杨修咧嘴一笑。“你别忘了,你现在是吴国的敌人了,又天生神力,将来说不定会和我吴国大将临阵交锋,袁敏把步法传了你,岂不是害了自己人?我还跟你说,你可要爱护这对戟,就算你姊姊是二将军的夫人,以后也不能再给你新兵器了。”
曹彰顿时苦了脸。他看着手里这一对铁戟,抓耳挠腮。这对铁戟虽好,毕竟是给十岁孩子用的,尺寸、重量都比正常的兵器小一号,再过几年,等他成年,这对戟就没法用了。
杨修不再理他,转头和曹植聊了起来,问他最近读了什么书。曹植虽然年幼,却是个读书种子,有过目不忘之能,而且悟性极佳。杨修每次来都要和曹植说说话,是对忘年交。得知曹植最近在读庄子,杨修便问了一个庄子与惠子对话,辩论人能不能知鱼之乐的问题,两人有来有往,说得不亦乐乎。
时移事迁
送走了黄猗,法正又独饮了很久。酒意渐渐上涌,他的脸越喝越白,眼睛却越来越红,像是噬血的野兽一般。从杨修处归来的曹彰、曹植站在他面前时,不约而同的露出了鄙视,曹彰更是忍不住撇了撇嘴,毫不掩饰对法正的敌意。
“阿翁也真是,怎么会用这样一个人。”
法正眼角青筋直跳,眼神有些不善。曹彰夷然不惧,晃了晃手中的一对铁戟,示威的迎着法正的目光。法正被他看得心里咯噔一下,出了一身冷汗,连酒都醒了不少。他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杨修请曹植过去是谈学问怕是假的,巧言蛊惑曹彰才是真的。这个三王子虽然年少,却有一身蛮力,武艺也练得不错,真要动起手来,自己未必是他对手。
法正挤出一丝笑容,伏在案上,佯作亲热。“四王子,杨长史都和你说了些什么经义?”
曹植不紧不慢地说道:“也没说什么,只是说了一些庄子,还有言不尽意之类的。”
“言不尽意啊。”法正很是不屑。他回长安近一个月,也听到了不少关于杨修的事。这位世家公子虽然是大将军长史,却没什么正事可做,闲极无聊,常和一些书生讨论诸如易经、老子、庄子之类的学问,还有一些名家的议题,诸如白马非马之类。他也感兴趣,做了一些研究,今天本想与杨修论一论,没想到被杨修难住了,连提问的机会都没有。杨修和曹植一个孩子谈这些,这是故意嘲讽我吧?
“你持何论点?”
“我本来是持言尽意,不过听了杨长史的高论后,还是觉得言不尽意更对。”
“为什么?难道天下大道不尽在圣人经籍之间?”
曹植眨了眨眼睛,有些不耐烦。“敢问中军师,圣人可尝说过天地之由来,可曾说过天非圆,地不方?”
法正语塞,盯着曹植看了两眼,眼神不善。曹彰看得真切,上前一步,紧握双戟,护住了曹植,与法正怒目而视。法正恼怒不已,却不能发作,只能强自忍耐。“三王子,四王子,形势复杂,敌我难辨,为了你们的安全,最近还是不要与杨长史见面的好。”
“不见也可以,我们要吃冰橘,你为我们准备好冰橘,我们就不去见他,要不然免谈。”
曹彰扔下一句话,拉着曹植就走。法正脸色阴沉,半晌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卞夫人派人过来,说已经教训了曹彰、曹植,并向法正保证,一定遵照法正的要求,禁止曹彰、曹植再与杨修见面。法正听了,这才气平了些。
曹彰、曹植被卞夫人禁了足,却将仇记在了法正头上。曹彰天天磨戟、练武,不时跑到法正的院子里,阴森森的眼神绕着法正的脖子转。曹植却不去,他随着卞夫人走亲访友——曹操封王,愿意和曹家来往的人越来越多了,新年时互相拜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与小朋友们闲聊时,不时将杨修的言不尽意拿出来显摆。戚里是达官贵人所居,不少人与杨家有旧,得知杨修在戚里,自然有人来拜访,却纷纷被挡了驾,一问才知道,原来杨修被曹操派来的人软禁了,顿时议论纷纷,不乏有人当面指责法正乱来,杨家父子道德传家,无愧于朝廷,你要是伤害了他,必使父祖蒙羞,关中法家也会为人唾弃。
法正心急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