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41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8节(1 / 3)

次日清晨,端木赐先是遵着范蠡所告知的地址,去到了祭氏存放财物的地方。

拿出信物和虎符之后,看管之人也不见疑,直接指引端木赐是去了库房。

端木赐步入其内,只见这一处库房原来是分为内外两库。

如今外库之内只屯得一些零零散散的货物。很显然,大宗的货物早已是被狂暴的国人们是洗劫一空了。

再往里走,来到一处墙边。随后几人又合力是推开了墙体。显然这便是祭氏的内库了。

只见一扎扎的刀币,一百为一串,上上下下竟是直接占去了一半的内库。

端木赐在心中大致估算了其中的价值,并是分文不动,退出库房后便又回到了官驿。

随后,他又找到了来自卫国的小商贩,与之套近乎的同时又许以高利。

便让他们是伪装成齐商,并是利用祭氏的财资,是大量买入了市面上齐商所有的海盐。并且将这些盐悉数是运往了卫国。

端木赐在卫国有自家的仓库,所以这件事对端木赐而言,倒也并非难事。

另一方面,由于齐国距离郑国路途遥远,因此齐国的海盐不可能一下子补充到位。

而无奸不商的零售小贩,眼看齐盐竟是如此紧俏,他们也进不到更多的货,便是纷纷提价。

是以郑国境内的盐价便一时间内被直接被炒到了天价!

郑邑内的国人一时间也竟是吃不起了食盐,而郑国的执政卿驷歂,见此情形,自是知道了如今郑邑之内定是有人在蓄意炒作海盐。

谨慎起见,他索性是直接暂且关停了盐市,由官家出面统一调控盐市。

他只希望能等到齐国方面来的海盐到位之后再进一步放开盐市。

而他的这一举动,却是间接的挑起了齐国和他们郑国之间的矛盾!

而私底下,高昂的盐价更是直接搅得郑邑人心惶惶。

端木赐自知计谋已成,这时他又开始是散布流言,说如今物价飞涨,尤其是盐价高居不下,完全是因为祭氏遭受到无辜打压所造成的。

只因祭氏原本所进的,乃是价格低廉,纯度又高的巴楚井盐,而来自齐国的客商为了垄断盐市,这才怂恿官家是竭力打压祭氏。

于是,那些本来围住祭府的那些吃瓜群众,竟又是轻而易举的遭到了鼓动,纷纷给祭氏站台!

并请求官家让祭氏出面压制物价。

祭氏就这样,竟是一下子又成为了郑人眼中的“国货之光”。

真可谓是讽刺至极。

驷歂也是不明所以,居于高位的他,自然也不能明辨其中的道理。

但他此前如此纵容齐国客商在郑国的经营买卖,面对如今的窘境,他自然也是难辞其咎的。

所以,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切皆是田氏商贾蓄意所为。

而对于田氏商贾,他亦是相当的恼怒。

不过,对于田氏的商贾而言,他们其实也冤。他们虽的确是想在郑国大赚一笔的,甚至是将祭氏在郑邑的买卖是取而代之。但是,他们也的确从来没有想要屯多居奇,把盐价给盘得如此之高。

于是,他们也是于暗中调查此事。

只不过,由于端木赐办事也是极为干脆利索,并没有留下任何的破绽,他们最多也只能是查到一小撮“卫人”的头上。

最后,驷歂也是实在没法,也庆幸在此之前还没有彻底放任“国人”将祭府攻破。

无奈之下,他只得是重新启用祭氏的大小商铺,看看能否将高盐价给打压下来。

毕竟,盐价在这一时代是至关重要的。而当其不受控制之时,其他物价也必然会跟着水涨船高。

既然田氏商队不可靠,那么将祭氏再搬出来,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于是,原本围住祭府的那些人,纷纷散去,而没有散去的,也直接是遭到了官兵的驱赶。

祭府之围暂时得以缓解,大小商户也渐渐重新开业。

但是,问题却并没有就此解决。起码,端木赐还并不想就此罢手。

而祭氏上下,由于并不知道“卫人”的存在,所以,他们也并不会向他们购盐,而是从其他渠道搞来巴楚的井盐。

而巴楚的井盐一时也不可能完全就位,所以也依旧不能改变高价。

端木赐再次潜入祭府,和范蠡再次会面。

端木赐也没有任何的隐瞒,直接说道:

“范兄,之前赐利用祭氏的那些钱,在卫国已屯下了不少的齐盐。但现在还不能够拿出来,只能等到祭氏商团可以出走之时,撤去鲁国,那时候再将这些齐盐给一并抛出,如此或许还可大赚一笔!”

“家师曾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些也都是他们咎由自取,在赐看来,是不必再管他们了!”

范蠡当然也知道现在郑邑的物价已是高得离谱,如果端木赐这么做,尤其是再加上那时祭氏一族集体撤走,那郑邑内定然会再一次陷入恐慌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