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41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8节(2 / 3)

届时,郑邑的百姓,恐怕就真的只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由是,端木赐又继续是补充道:

“如此一来,非但可以将祭氏亏损的悉数赚回,而且还能够借此进一步挑拨齐国和郑国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一石二鸟啊!”

范蠡对此,对此倒也没有意见,郑国民众围困祭府,让他和光儿都陷入到了危险之中。要说他心中没气,那也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他一个楚人,本就对郑国也没有什么情感。于是,他也就此时答应了端木赐的这个提议。

而范蠡接下来,便开始谋筹祭氏一族举家搬迁之事。

……

这天,驷歂竟是突然召见了范蠡。范蠡只得前去面见驷歂,驷歂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其实也并不陌生。

当年李然以叶邑之师而兵临郑邑,他曾奉丰段之命守城。而后来那个前来劝说他开城的,便是范蠡。

驷歂见到范蠡,一开始也并未开口说话。

范蠡见驷歂不说话,只得是躬身上前禀明言道:

“大人,如今盐价已趋于稳定,虽还处于高位,但只待到外面的巴盐补充进来,便可将其彻底平抑。所以,只需得再过一段时日,便可以稳定下来!”

“只不过……如今我祭氏的商队尚不得出城,若只靠得小贩倒卖,也难保他们不会从中谋利。”

驷歂眯着眼睛:

“哦?既如此,那该如何应对?”

“自是需要我祭氏商队能够得以自由进出。”

驷歂这一通明知故问,却又是沉默片刻:

“只是……你们祭氏怕不会趁机就此逃奔吧?”

范蠡微微一笑,并是摇头道:

“大人多虑了,郑邑乃是祭氏的根基所在,祭氏在郑国已立百年,却又能够逃去何处?更何况,现如今不过是一场小小的变故而已,祭氏又怎会就此离开呢?”

驷歂闻言,不由是微微一笑。

“呵呵,范蠡也勿要见怪。只因祭氏对于郑国而言,至关重要,郑国眼下也离不开祭氏,所以本卿也不希望会发生类似的事情。更何况,眼下鲁国正欲攻打我郑国,李然现在就在鲁国,祭氏何去何从,也不怪本卿多虑啊!”

范蠡听罢,不由是思索了一下,便是继续回道:

“蠡虽不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但这绝非子明先生之意。子明先生一直都是心系郑国的,而那阳虎乃是家臣叛主,做出此事倒也不足为奇。所以,还望驷大人能够明察!”

驷歂抿了一下嘴唇:

“呵呵,那李子明……看起来虽是一副仁善的模样,其实亦不过是一伪善奸诈之人!本卿不知先父之逝你是否知情,但李子明却是罪不可赦!”

“今天本卿就跟你在此交个底!祭氏商队可以恢复正常,但是祭氏的族人,包括李然的女儿,是绝对不能出得祭府半步的!李然的女儿在祭府,本卿可以暂且保得她安全,但是她一旦出府,那可就是生死难料之事了!”

驷歂的言语间,充满了威胁之意。

范蠡则是继续赔笑道:

“诺!这是自然,小主自不会离开祭府半步。”

郑邑的乱局

驷歂闻言,却是颇为诡秘的一笑道:

“呵呵,好吧,那你们这就安排恢复之前的商路吧。郑邑之危,还得有劳你们祭氏解决咯!”

“还请大夫放心便是。”

范蠡一边如是应承着,随后,又是开口问道:

“只是……司寇大人他……”

驷歂闻言,不由眼神陡然放出一道精光,显得尤为犀利。

即便是范蠡,也不由得把后面的话给直接咽了回去。

“邓析此人,身为我郑邑司寇,却不能明辨是非,又往往是以小智而博取众人之信任。如此诡谲之人,实不能再容!”

“范蠡,本卿奉劝你一句,你若是不想让祭氏再陷入危难之中,便最好不要再过问此事!否则……本卿也很难确保得住你们祭氏在郑邑的前途!”

范蠡闻言,自是不敢再替邓析求情,却只得是不无叹息道:

“其人虽是死不足惜,只是……《竹刑》尚存,郑人如今多赖此刑书以决是非……若是就此荒弃,岂不可惜?”

“本卿自是了然,但是邓析此人是断然留不得的!”

驷歂颇为斩钉截铁的如是说道。

其实,驷歂本与邓析倒也并无过节,只因他既已认定了李然对自己先父之死是负有直接责任的,那么他就自然也不会放过李然所举荐的邓析。

哪怕他对《竹刑》其实也很是认可的。

范蠡也知道如今的局面对自己依旧不利,也是多说无益,便只得不再言语。

……

范蠡离开官府,回到了祭宅的时候,光儿正在后院内抚琴,她所学的,乃是师旷的《玄默》,琴音淡雅优美,光儿如今已长到六岁,出落的更是水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