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南都。
市政大楼。
姚静独自坐在办公桌前,手边的茶已经凉透。
电话刚挂断,她缓缓合上笔记本,指尖轻敲桌面,心里翻腾的不是情绪,而是一连串沉思。
上头亲自打来,要求她立即核查李二宝在国内的全部背景。
她的脑海里还在回放刚才的通话。
电话那头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句句敲在心口:
“曼国那边的情况你知道了吧?刚刚的发布会,点了李二宝的名,你的人。”
“你们南都要。
闪光灯连成一片白光,台下记者的惊呼声透过视频仍旧刺耳。
姚静盯着屏幕,目光深邃,神情没有丝毫波动。
她清楚,这段视频不是简单的新闻播报,而是上面要她直观感受的“国际压力”。
她和李二宝,自从港城的事情后,就再也没有联系。
那个时候,她拿到了李二宝传递来的,关于银座案的信息。
后来李二宝消失,她没有过多追问。
直到今天,这个电话打过来。
让这位在南省叱咤风云几十年的女人,脸上罕见浮现出了凝重之色。
茶水早已冰凉,杯壁上浮着一层淡淡的雾斑。姚静缓缓呼出一口气,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敲击,像是在把复杂的情绪打磨成冷硬的判断。
这件事的严重性,她心里再清楚不过。
李二宝的身份,还是华国公民。
而现在外面抛出的,不仅仅是曼国一隅的罪证。
视频里指向的证据,跨越了数年,牵扯的是东南亚多个国家的失踪案、资金链,以及长期以来亚洲各国之间默认的默契:
打击人口拐卖、毒品走私、地下洗钱。
这是一种红线,一旦有人被钉死在这种链条的核心位置,就不再是一个人沉浮的问题。
如果李二宝的罪名被做实,那就意味着:
表面上看,是一个华国公民在异国他乡触法,但实际上,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背后的国家。
“你们国内到底有没有庇护?是不是有人在纵容?是不是其他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会在明面上出现,却会在所有外交和情报场合里,被反复提起。
姚静很清楚,这不仅仅是丑闻,更会触发连锁效应。
一旦坐实,国内必须追责,必须查清楚李二宝的过往,不论他有没有在南都、在华国境内留下过案底,所有相关的痕迹都会被彻底翻出来。
甚至,哪怕找不到实锤,也必须给出一个“足以对外解释”的交代。
这不是单纯的“案件”,而是政治层面的危机。
姚静的眉心轻轻蹙着。
李二宝,你怎么会,陷入到这么大的局中?
墙上的钟声滴答,寂静得几乎能听见时间在往下坠。
姚静缓缓合上手机,目光重新落在桌上的文件。
茶杯旁边,笔记本纸页上的字迹被灯光拉得发灰:李二宝——身份核查。
门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没等敲门声完全响起,门就被推开。
“姚市!”夏洁快步走进来,手里还攥着一份刚从情报科拿到的简报,额头上渗着一层细汗。
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带着一股掩不住的急切:
“我刚收到情报科传来的信息,说国外那边发布会现场,李二宝被直接点名……还传出了一段视频。”
她顿了顿,呼吸急促,眼神里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慌乱:
“我看过视频了,是他,发布会上放出来的,他涉及了几桩重大跨国失踪案、洗钱案,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国际新闻!”
姚静抬起眼,冷静地注视她,没有立刻出声。
“姚市,这不可能!”夏洁猛地把文件压在桌上,语气里掺杂着焦躁与愤怒,“李二宝不是这种人,他绝对是被人栽赃的!”
夏洁在来之前,刚刚在情报科看过外网疯传的视频。
刺眼的字幕、记者的惊呼、监控里那些面容木然的年轻人……
她一眼就认出了被点名的名字。
那一刻,她心口发凉,几乎没多想,直接带着文件火急火燎赶来这里找姚静。
姚静的指尖轻轻扣在桌面,声音低沉而稳:
“夏洁,我刚才接到上面的电话,